一健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 > 第78章 千古半帝——李隆基
    大胆。



    放肆。



    该死的匈奴人。



    那句“曹操父子,凶逆相寻”可把曹家父子都气坏了。



    其结果就是……他们那些时空的匈奴人都倒了血霉。



    刘备也没想到后世竟然还出现了匈奴人建立的汉,这个匈奴人还写文祭奠他们大汉皇帝,若非亲眼看到天幕中后人写出来的刘渊祭文,刘备都不敢往这方面去想。



    不过当他看到那句“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的结尾,血压一下子一百八十度高,目光也逐渐变得冷厉起来。



    阿斗:不知为何感觉屁股疼。



    在刘备已经驾崩诸葛亮执政的时空,整个季汉上下的官员都变了脸色。



    当然也不用变脸色,想起天幕中透露的三分归晋,最终大汉还是灭亡的事,这篇祭文对他们好像也没多大影响。



    两汉的皇帝看着这篇祭文,那叫一个心情复杂,其中最复杂的便是汉武帝刘彻。



    其中晚年的刘彻对这篇祭文更是有着说不出的复杂情感。



    自己打了一辈子匈奴,不惜背上穷兵黩武的骂名,最终在大汉灭亡之后还会有匈奴人的后裔为自己这些大汉皇帝写祭文。



    这简直太过于魔幻,若非天幕背书,刘彻绝不相信会有这种事。



    金日磾很是满意的看着这篇祭文,心中感慨汉匈终成了一家人啊。



    嬴政却是难以想象,一个匈奴人竟然会祭奠汉朝的皇帝,这对太来说太过魔幻。



    你能想象在大秦灭亡之后还有匈奴人为大秦写祭文吗?



    四百年!四百年!



    嬴政嫉妒的几乎眼睛都红了,不算他称帝前的秦国国祚,他称帝之后的大秦才传几代就没了,那刘家的汉朝竟然能传这么多代,甚至中间被那王莽篡位还能灭亡王莽延续汉朝的国祚。



    这子孙的质量一对比,嬴政就对自己那些不成器的儿孙感到无比失望。



    最让他失望的就是扶苏了。



    赵高是个什么东西,你堂堂大秦公子,他嬴政的嫡长子,就这样被赵高给害死了?



    你就不能有点出息?



    一个赵高你都搞不定,大秦天下就是成功交到你手中恐怕也守不住。



    一想到大秦国祚那么短,嬴政就气的给了身边一同观看天幕的扶苏一脚,后者在毫无防备之下自己摔倒在地,这可是把周围的大臣都给看傻了,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听自家陛下满脸怒气指着扶苏道:“他刘邦一亭长不仅做了皇帝,还让那汉朝有四百年的国运,我大秦有如此雄厚的家底你却连一个赵高都对付不了,你说你有什么用?”



    众人这下都明白过来,原来是始皇帝看到那篇祭文想起了汉朝的国祚,所以越想越气的皇帝陛下就将火气撒在扶苏公子身上。



    扶苏能说什么呢,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自己的确是被杀了,大秦的确是亡了,虽然大秦不是亡在自己手里,可若自己顺利继位那大秦也许还能延续的几十年。



    可这真的能怪自己吗?



    到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赵高是怎么杀掉自己的!



    “扶苏无能,请陛下降罪。”



    说不出反驳之语的扶苏只能请罪,嬴政却理也不理他,抬头继续看着天幕。



    扶苏见状却并未起身,而是跪着看着天幕,不过膝盖有点不争气了。



    (大汉虽亡。但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回复:国恒以弱灭,唯汉亡于强!



    回复: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回复:一个意思。



    回复:为什么不是“国恒以弱灭,独汉唐以强亡?”我大唐也不弱。



    回复:李隆基之后唐朝就不行了,哪里还称得上以强亡?



    回复:什么叫李隆基之后,明明是李隆基后半场作死,只打了前半场比赛。



    回复:前半场是李隆基人生的巅峰赛,后半场李隆基专打臭球。



    回复:千古半帝唐玄宗。



    回复:可惜了我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回复:说“迁”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明明是逃,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陛下?陛下……”李世民一把捂着自己的心脏处,呼吸变得急促且凌乱,脸色也逐渐变得青紫,吓得长孙无忌一众大臣都快六神无主,连身边的长孙皇后也被吓得面色发白。



    “太医太医……快叫太医过来。”



    刚刚给长孙皇后把完脉正在回去路上的太医,再一次被人叫了回来。



    “二哥你怎么样了?”长孙皇后脸上满是忧色,她无敌天下的夫君可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很显然这是被那后人的话给气的。



    李世民没有回应长孙皇后,而是喃喃自语:“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二哥你别这样。”看到自己丈夫几乎神经错乱,长孙皇后说话都带着哭腔。



    长孙无忌也安慰道:“陛下那李隆基的错不能怪到你身上,你何必这样气自己?”



    其余臣子也都称是,一切都是那李隆基的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也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李承乾造反他都没被气死,李隆基做的这些事更气不死他。



    没一会他就恢复了过来,示意自己没事,大家不要担心。



    这个时候那位还没返回太医院的太医又回来为李世民把脉。



    …………



    李治直接摔碎了一个杯子,大骂道:“不孝子孙,不孝子孙啊……”



    武后低声安慰:“李隆基确实该死,陛下莫要气坏了身子,要知道你肩上扛着的可是大唐万里江山。”



    李治深吸了口气,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对武后道:“我大唐威震天下,四夷臣服。却不曾想后世之君竟如此无能,国都被人攻陷了六次,天子九次逃难。这要是真的,那真乃我大唐的奇耻大辱。”



    武后点了点头,“现在我们的信息还太少,只能期望天幕之中那后世之人能多给我们一些信息,这样我们才知道大唐的未来究竟是被哪些异族或叛臣、反贼给弄得如此狼狈。”



    李治对自己皇后的提议很赞同,就是不赞同也没办法,他现在得到的信息仅仅是李隆基这个名字,还有国都六陷的事情。除了这些他连大唐未来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没有办法提前做准备。



    但他相信只要天幕不消失,终有一日他会知道李隆基究竟干了什么事。



    武周。



    已经坐上皇位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位女皇帝的武则天脸都黑了,她已经从天幕中得知自己皇位又被李家人拿了回去,只是到底是怎么拿回去的天幕并没有说。



    但不要紧,反正都是自己的后代。



    她目光看向身边侍奉的上官婉儿,“婉儿你去将李旦带来,让他把李隆基那小子也带来。”



    上官婉儿盈盈一礼,就退出大殿去李旦父子过来。



    同时玄宗朝。



    还处于前半生的李隆基看到这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勃然大怒道:“胡说八道,什么千古半帝,朕的开元盛世可比贞观远超文景,这勃勃生机的大唐怎么可能在朕手上夭折?你们这群后世之人不要在哪胡说八道。”



    气急了的李隆基直接无视了天幕里那句话的真正意思,或者假装看不懂。



    什么后半场作死,只打了前半场比赛。



    什么前半场是李隆基人生的巅峰赛,后半场李隆基专打臭球的。



    说又不说清楚,乃公看不懂。



    欺骗自己归欺骗自己,可欺骗过后李隆基不得不在想自己的后半生到底干了什么样的蠢事,竟然被后人这样阴阳。



    还千古半帝。



    这是什么话?



    与其同时已经处于后半期享乐的李隆基则是被气的不轻,千古半帝,后半场专打臭球?



    这些话李隆基怎么可能看不懂?



    气得他一把将那上好玉做的就被砸在地上,砸的那叫一个稀碎,看的那些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的宦官和宫女都感到心疼。



    这么值钱的东西要是给自己拿出去换钱,家里人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了。



    可是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真敢干的话不被发现还好,被发现的后果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宋太宗赵光义看到李隆基这条评论顿时哈哈大笑,若非要注意自己形象,他早就捂着肚子笑的满地打滚。



    “千古半帝!”



    “笑死朕了,这群后人真能取外号,不过还真的贴切,李隆基后半生干的那些事,可不就是半帝吗!”



    “那李隆基也不过是登基就继承了唐朝的领土,若是开始就拥有燕云十六州,朕开创的太平盛世绝不会后期被腰斩,那什么安史之乱根本不会出现在我大宋。”



    底下一众大宋文武臣子们立刻络绎不绝的送上自己的马屁,马屁之多言语之丰富,让赵光义瞬间飘飘欲仙起来。



    唐玄宗!



    刘彻细细品味了一下李隆基的庙号,最后说道“玄者玄之又玄,前明后暗。那后人评语里又说李隆基前半生打巅峰赛,后半生专打臭球,那么也就是说这李隆基是前明后昏,把大好的形式自己腰斩,给那唐朝埋下了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祸根?”



    明白了这些的刘彻忍不住啧啧道:“可惜了李世民啊,这么厉害的一个皇帝怎么就生出这样的不孝子孙。”



    他可是见过唐朝的地图,那是天幕第一次播放时候,歌唱到唐朝出现的那一幅唐朝地图,那么大的国土就这样中道崩殂,实在是令人叹息。



    这个李隆基!



    刘彻摇了摇头,都不知该怎样评价这位千古半帝为好。



    不过这后人的形容是真的好,半帝,确实只做了一半的事。



    刘彻有些好奇,莫非后世之人都有这等才学?



    嬴政刘邦等唐朝之前的人都被李隆基的千古半帝给弄得有些懵,随后结合其它评论也明白了李隆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至于他们对李隆基的评价,大概也就是前明后昏之语,年轻时候有干劲,老了就知道享乐不管自家江山。



    怎么说呢,有点齐桓公晚年的味。



    只是那李隆基的下场是否比齐桓公好,由于缺乏大量信息他们这些李隆基之前的古人也没法知晓,至少要等天幕播放李隆基的事迹才能给李隆基这个人盖棺而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乾隆此时也是大笑连连,更是对身边的和珅说道:“朕在位之时,文治武功,震烁古今。李隆基仅得半帝之名,实乃自身不修。若朕遇安史之乱,定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平乱于初萌,保大唐盛世不衰。那李隆基弄出安史之乱这等贻笑天下的昏庸之事还不算,潼关用人举措更是类比崇祯,擅杀大将导致潼关失守又不顾长安百姓,连夜出逃,导致国都沦陷,大唐国运腰斩,徒留笑柄,后世之人评述,恰如其分,可笑,可叹。”



    和珅此时也送上马屁:“万岁爷说的极对,那李隆基就是朱祁镇跟朱由检的结合体,潼关用人失误导致反败为胜的机会从此消失,这一点堪比土木堡。删杀大将导致潼关失守,这一点堪比孙传庭被催促出关最后全军覆没。”



    “你说的不错,这李隆基把朱祁镇跟朱由检的毛病都犯了一遍,那朱祁镇还敢御驾亲征,可那李隆基事到临头竟然丢下长安的百官独自跑路,在这件事上他还不如朱祁镇。”乾隆给李隆基做了最后的评价。



    上半身正常,下半身废物。



    属于残疾人。



    李隆基:乾隆我X你XXXXX



    (汉武命好啊,前有文景攒基业,后有昭宣兜底子,历代皇帝也就乾隆比他更爽了)



    回复:乾隆也比不上他吧,乾隆虽然有好爷爷和好爹,然而后代真的不行。



    回复:去看看史书,看看汉武帝作为一个帝王的具体操作。不是简单的命好。



    回复:命好?你看不起大明战神朱祁镇?



    回复:朱祁镇后代比不过汉宣,汉宣时期汉朝国力比汉武还强。。。。



    回复:汉宣帝西汉能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不是普通皇帝能比的,历史上比宣帝强的也没几个。



    回复:我朱瞻基不服。



    回复:一个弃边的就别出来吹了,还不如乾隆呢。



    回复:朱棣要是知道高低也要给朱瞻基两巴掌,然后指着他问,安南呢?你把你爷爷我打下的安南弄哪去了?



    回复:朱瞻基捂着被打肿的脸可怜巴巴道:爷爷安南被我放弃了,实在是每年的投入太大,入不敷出啊。



    回复:然后朱棣当场从棺材里爬出来,把这位好圣孙给暴揍一顿是吧?狗头保命



    回复:朱瞻基放弃的地方何止一个安南,朱棣打下的北方防线被朱瞻基放弃了不少。



    回复:人家皇帝是被动丢地,他朱瞻基大明宣宗陛下是主动弃边。



    回复:有没有可能人家是李隆基转世,毕竟宣宗跟玄宗读音都差不多。狗头保命



    喜欢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