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8.第8章 悲惨世界
    第8章 悲惨世界

    在得知张角已经开始活动的时候,郭鹏就有了深刻的危机意识。



    为了在乱世之中求生,他必须要做多方面的各种准备。



    内部的,外部的,产业方面的,甚至是军事安全方面的。



    由于父亲是县令,谯县多少还是有一些士卒的,尽管那些士卒看起来弱不禁风,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和杂役无二。



    但是不要紧,东汉王朝走到现在,除了中央的几支部队之外,地方上的军队早就没什么用了。



    地方各大家族都有自己家的私兵部曲以保安全,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农业庄园,还有自己的堡垒,真要出事了,地方郡县的这些杂役根本派不上用场。



    自从光武帝刘秀罢免了西汉时期的全民皆兵兵役制度改为募兵制度以后,东汉的军制主流就是募兵制。



    中央有几支常备军,地方上就几乎没有,出事情了临时招募,解决完事情了再遣散回家,并不常备,以此保持『强干弱枝』的传统。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曹操执政后期,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提出了重新实行地方郡国常备兵制度以后,地方常备兵才重新出现。



    而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临时招募、用完遣散回家的方式,这的确保持了中央集权的必要,地方郡守无法割据。



    但是,这也让地方力量薄弱,小打小闹还好,一旦出现大的叛乱行动,东汉帝国脆弱的根基就暴露无遗了。



    所以黄巾起义才进行的那般如火如荼,席卷全国大半州郡,给了东汉帝国重重一击。



    此时此刻,东汉帝国已经损失殆尽的动员能力根本不足以让它不依靠地方豪族就可以组织起对付黄巾起义的力量。



    最后汉灵帝不得不解除党锢,饮鸩止渴,允许地方郡守私募兵员,就此开启了汉末乱世。



    但是在此之前,地方上的豪族士族已然将大多数的自耕农挤兑破产,纳入自己的庄园之中隐匿户口,汉政府招募不到足够的兵员,因为他们都在地方豪族的庄园里,成为他们的私人财产。



    现如今,曹家有私人武装,夏侯家也有私人武装。



    郭鹏从小就在他们两家的各座庄园里面长大,看着他们的庄园里那些佃户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品,见过大片的麦田,鱼塘,甚至还有大片的梨田和葡萄田。



    这些地方豪族在地方占据绝大部分土地,拥有大量佃户和农庄,各自操持不同的产业,耕种,炼铁,食品加工,织造衣服等等,内部就能完成日常商业交易,成就了较为完善的庄园经济。



    而他们有些直接就是特权阶层,不用交税,地方上的土豪们也有各种方式逃税漏税甚至直接就不交税。



    纳税的主体是人数群体越来越少的自耕农,他们承担着极其沉重的苛捐杂税。



    曹氏夏侯氏们占据大量的土地,设立大量的庄园,颇有几分自给自足的意味,所得庞大,却也根本不会拿出去交给国家多少。



    当初看到这些景象之后,郭鹏就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说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难怪汉灵帝要大规模的卖官换钱。



    东汉帝国,已经死了,这个国家已经在经济层面开始分裂了,政治层面的分裂只需要一个契机。



    所以郭单要是得不到这些地方豪强的支持,根本坐不稳这个县令的职位。



    好在郭单得到了曹氏和夏侯氏的某些帮助之后,也有了自己的一点部曲势力,作为自己本家的力量,保护自己是足够了。



    作为长子,郭鹏自然也有自己的安保力量,这是郭鹏自己要求的,郭单要给他安排随侍,他不要,问郭单要了钱,自己去买。



    买那些因为家庭贫困实在是活不下去不得不被卖掉的农家子弟。



    郭单一共买了五个,身体比较健康的男孩子,年龄和自己相仿,将他们带回郭家养着。



    自己亲自管他们吃穿住,给他们起名字,和他们一起练武,还亲自教他们识字。



    他们喊郭鹏都喊『少爷』,这是郭鹏自己要求的,整个家只有他们这样喊郭鹏,显得十分特殊。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吃饱了饭,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学了主仆之间的规矩,认了字,于是个个都死心塌地的跟着郭鹏。



    基本上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保护郭鹏,除了郭鹏自己要求他们不要跟随,基本上都是他们跟着。



    五个加在一起虎头虎脑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看上去颇有几分威风,都不要郭单另外派人保护。



    郭鹏用金木水火土给他们起名,按照年龄大小生日大小分别叫做郭金,郭木,郭水,郭火,郭土,他们都很高兴,觉得被主人赐名是很荣耀的事情。



    而能读书识字在他们看来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



    郭鹏拿着竹简教他们认字的时候,他们盯着那卷竹简就像是在看什么神明一样。



    郭鹏不觉得奇怪,在这个教育属于特权的时代,平民百姓一辈子见不到一本『书』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作为随侍,他们认字是郭鹏对他们的特殊待遇,而习武就是必修课。



    他们是郭家的奴仆,等于是郭鹏的私人部曲,从被买下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一生只为了郭鹏而活着,他们的必要职责就是在需要他们牺牲自己保全郭鹏的时候,就这样去做。



    因为郭鹏自己的请求,靠着郭单的关系,郭鹏得到了跟着曹氏和夏侯氏的专属武师练习武艺的资格,跟着曹仁夏侯渊他们一起练习武艺。



    曹氏夏侯氏在文化上自然是没眼看的,郭鹏是跟着郭单学习经文的,但是武略方面,曹氏和夏侯氏的私家武师还是比较不错的。



    这个武师年龄比较大,据说是在凉州参加过讨伐羌人叛乱之后的老兵头,还做过屯长。



    被曹氏寻觅来给曹家夏侯家的子弟做家族武师,不仅传授武艺,还传授战场上的一些本领和带兵的基础知识。



    郭鹏有了这样的机会,便请求曹氏让自己的五个跟班小弟也一起来学本领。



    曹氏自然不会反对,于是郭鹏便带着金木水火土五人一起学习武艺和战阵之术。



    不得不说,有些东西写在书上,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兵头们的确没见过,见了也不认识,但是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最朴素的经验积累,用命换来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对这个老兵头子,郭鹏相当尊敬,言辞之中也没有任何瞧不起他的意思,这让老兵头子很感激郭鹏。



    老兵头子经常给郭鹏开小灶,把一些他『不轻易对外传授』的战场保命之术也教给了郭鹏,郭鹏也没有半点看不起他的意思。



    上了战场能活着下来本就是本事,能在军队里摸爬滚打几十年还能全身而退的,更是了不得的本事,这种本事一般人可真的学不到。



    兵书,郭鹏问曹仁和夏侯渊借来看过,本事,也要实实在在的学,有些本事是可以和兵书里的某些章节对应起来的,而有些,则是背道而驰的。



    于是郭鹏又理解了死读书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纸上谈兵又是个什么意思。



    上了战场,兵的确只是军队的这个大整体的一份子,但是兵到底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



    除了能被训练成铁人的极少数的钢铁之师,大部分军队都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如何驾驭贪生怕死很容易就望风而逃的乌合之众,其实也是一种本领。



    从这个老兵头子身上,郭鹏洞悉了这个时代基层大头兵的心理状态和所思所想。



    没有家国情怀,没有理想信念,所为的无非是吃饱饭,穿暖衣,有点可怜的军饷可以拿,还有就是仔细琢磨怎么能在下一场战斗中活下来,并且抢掠到更多的财物。



    真真正正的乌合之众。



    保家卫国?



    不存在的。



    字都不认识,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家国情怀?



    毫无疑问,郭鹏以后若是想好好的活着,十有八九会去接触到这些乌合之众。



    而在和老兵头子接触的过程中,也听他讲述了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悲惨故事。



    十五六岁时,小小年纪就被招募去凉州讨伐羌人,东汉帝国和羌人之间的战争延续了百年,他参与了整整三十五年。



    期间,他经历无数生死局面,认识的人死了又死,刚才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过一会儿就被羌人的流矢插在脑门儿上没生息的死了,再也没爬起来。



    他并不是不再怕,而是早已麻木,没了感觉。



    但是最让他觉得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他离开家里的时候,家人尚且健在,当他终于摆脱兵役得以回家的时候,家乡已经因为战争而荒芜。



    他遍寻家乡,只有几户人家还在,一位侥幸苟活的乡人告诉他,他家里的人全都饿死了。



    谈到这里,生死看淡的老兵头子每每泣不成声,撕心裂肺的样子让郭鹏也觉得痛苦。



    可是除了叹息,郭鹏也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草民,就是命贱如草,从来不在那些大人物的眼中。



    老兵头子至少自己还活着,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悲惨乱世里,能有多少人继续活着呢?



    PS:新书发布,需要大家的多多支持,大家要是喜欢的话,还请多多投票收藏~



    (本章完)